Search

#線上旅行團 #龍馬之旅 033

終於,寺田屋登場了。
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線上旅行團 #龍馬之旅 033

終於,寺田屋登場了。

這是本系列初次寫到這間旅宿,但絕不會是最後一次,因為它和龍馬後來的人生,有太多關係了。

龍馬之所以脫藩,主因是聽聞薩摩藩的「國父」島津久光,將率兵上洛(洛=京都),志士們一頭熱,以為久光是要去「勤王倒幕」,故從日本各地,脫藩來共襄盛舉。

問題是,久光並無「倒幕」的意思。他想推動的,是「公武合體」,也就是以天皇(公家)為中心,並由各諸侯(武家)共治的局面。而這些志士、浪士拱他與幕府對抗,簡直是要把他放上烤肉架,所以久光不但不買帳,反而要鎮壓激進派的志士。

這就是「寺田屋騷動」的背景。

要了解寺田屋,當時為何成為薩摩藩士、以及各地浪士們入京的「基地」,實地走一趟京都南邊的伏見,就會明白。

以前志士們要從大阪往京都,為了躲避路上的盤查,多半選擇乘船,從淀川往上游。船隻稱為「名代三十石船」,有將近270年間,都是來往大阪與京都的貨運與交通工具。

到了伏見,三十石船無法繼續前行,就得換乘更小的船,才能行駛運河、進入京都。所以在伏見碼頭邊的「船宿旅籠」寺田屋,自然就成為志士們聚集之處。

1862年(文久二年)舊曆四月,島津久光派人勸說、不成之後進行「肅清」,成為薩摩志士之間互相殘殺的悲劇。

如今的寺田屋,立有「薩藩九烈士殉難之址」、「寺田屋騷動紀念碑」等。

附帶一提,當時在混戰中受傷、但未殞命,後來被「歸藩謹慎」的志士之一,西鄉信吾,也就是西鄉隆盛的弟弟,後來的陸軍卿、海軍大將——西鄉從道,於牡丹社事件時率兵「征台」。如果當天他在寺田屋遭難,或許此後的歷史,或征台指揮官就不同吧。

西鄉家和台灣有著某種宿命般的關係,之後若有機會再說。

寺田屋,當然還有更多與龍馬相關的史跡與史料,但我選圖時,刻意先忽略。因為此事件發生時,我們的主角龍馬,還在長州、九州各地「浪流連」呢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多年前曾發起《網工陣線》,所以叫「工頭」。英文名字叫 KEN,所以叫做「堅」。原是隨意取的網名,結果沿用了20年。現職為 RiceTour 米飯旅行社負責人。
View all posts